跳到主要內容區

未來領袖必須具備的特質:跨領域創新思維

資料來源:天下雜誌網站(連結

2015/07/02
作者: 孫憶明


前紐約巿長彭博說:「沒有史丹福,就沒有矽谷。沒有矽谷,就沒有科技、資訊和通訊革命。」

是什麼樣的教育方式,讓它孕育了這麼多勇於創新及挑戰夢想的人才?史丹福大學致力培養未來人才的模式,是否能給台灣高等教育帶來有用的啟發?

五月底我參加了史丹福學術文教基金會以及台灣大學合辦的「史丹福如何教創新」大師講堂,從史丹福大學人文暨科學院院長Dr. Richard Saller的演講中,我再次學習到母校在實現頂尖高等教育的環境下,持續所做的努力與創新,特別是跨領域的整合教學理念與學程設計,確實走在時代的前端。

■大師講堂:史丹福如何教創新 (開場影片

這場演講,伴隨有Saller院長及張忠謀先生的座談,很是精彩。同時,它也延續了去年史丹福大學工學院院長(Dr. James Plummer)來台交流的內容,把史丹福近年來著重推廣「科技結合人文」(特別是設計思考),透過跨領域的深度整合學習,打造學生創新思維,以培養新一代創業者關鍵能力的種種發展,做了精要的分享。



對於去年演講有興趣的讀者,可參考:

史丹佛這樣教創新 (天下雜誌專訪史丹福大學工學院院長)

連5歲小孩都會:英國將寫程式列為中小學必修,台灣卻連大學生都不想學



這次的演講,圍繞在兩個史丹福大學近年來重要的課程設計哲學:

1、創新思維的培育,最有效的方式不是特定專業的訓練 (Specific Skills),而是通識教育(General Education)身處全球創新重鎮的矽谷,史丹福的經濟學研究發現,多元化(Diversity)確實是提升創造力的重要因素,特別是在學術研究及實用技術激盪的高等教育環境下,不同背景的老師、學生、社群形式、學習方法、以及學科思維的交互與融合,經常能產生別出心裁的創新案例。並且,在學校有心設計的課程導引之下,這樣的創新產出能更蓬勃,也更為系統化地發生。

研究也發現較為成功的「通識化」課程教育,相比只強調在特定專業技能(Specific Skills)的教育學習上,更能幫助學生面對科技發展快速的新時代,培育更強烈的創業精神(Entrepreneurialship),甚至創造更強勁的經濟成長。從比較歐洲及美國在這個世紀的經濟發展與高等教育的連動中,這類研究獲得了佐證。

基於這個哲學,Saller院長分享了史丹福大學在各式課程中,特別著重在培養學生「創新思維」的7個方面訓練(見以下):



其中比較有趣,也是過去我們不常注意的是第4點:「文字解釋與審美相關的探問能力」。加強文學以及藝術方面的教育,學生能在想像力、複雜的理論思考、不確定環境下找解決方案、以及精準運用語言的多種方面,建立更為扎實的能力,作為未來發展創新的基礎。



高等通識教育的設計能有許多模式,其中系統性的跨領域學習,能產生最好的效果。當然,大家都能認同建立多元化,以及創新思維環境的重要,但是如何做才會最有效?

Saller院長也提供了一些史丹福大學目前的作法範例,特別在課程與學生活動的設計上,有豐富且非傳統的模式(見以下):


這裡有一些跨學院,跨領域的學程已經受到全球許多高校,以及企業的關注,例如d.school的Design Thinking 課程,融合了科技的應用性、商業的可行性、以及人類價值的使用性,強調實作的設計能力,幫助各領域的學習者(不僅是在校學生,也可能是各行業的專業人士),提升他們創新突破的能力。

在前述的講堂「開場影片」中,大家可以看到台灣大學的學生,已經參與了今年兩校合作開辦的「設計思考工作坊」,並且為籌畫中即將成立的「創新設計學院」預作準備。

其他精采的講座內容,推薦大家利用文末的連結,到【台大演講網】觀看現場錄影。

最後我也分享一下,在張忠謀董事長與Saller院長的座談中,有兩個張董事長直言提出,也引出一些討論火花的問題,值得大家做延伸的思考。

一、專業技術的訓練對於學生踏出校門,找尋第一份工作(包括薪資)還是比較重要,學校在設計課程,學生在選修課程,要如何真正來有效平衡通識與專才的學習?

二、對於一個分工更細的現代社會來說,專才的需求比通才大很多,國家如何能更有效地配置有限資源,來決定有多少學校(或什麼樣的學校),需要加強跨領域/通識教育的教學?部分觀念是否應該提早到高中來推廣?

這兩個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,不過Saller院長有一個不錯的結語,可作為參考,

他說:「教育的目的,在打造每個人成為好的(稱職的)現代公民,而不只是一個工作者。」

矽谷或史丹福的成功模式,不可能直接搬來模仿,就會成功。不過,近年來在台灣大家都覺得我們需要更多具有寬廣視野、精實執行力的領袖人才,並且也認為創新創業思維,確實是未來發展競爭的核心能力。

所以我們培育高等人才的模式,也必須更開放,更多元,以及更前瞻。當然,整體的公民素質教育,也應該與這樣的方向一致,這樣,我們才能期待未來有更多人才,幫這個社會解決更多複雜的問題,找到更多出路與機會。

(註:本文發稿期間,發生台灣大學領導學程的同學,為登上南湖大山而進行募集資金(50萬)的新聞,引起網友及媒體的熱烈檢討。由於該筆募資的用途及闡述的方式比較不務實,甚至過於天真,因此產生許多負面的評價。這也是一個參考學習案例,提醒未來要創新及領導的人,多從群體利益及觀點來平衡思考,自己圓夢的同時,也應該圓了跟隨群眾的夢)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