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【參考指引】甄選(申請)入學心得分享及審查資料準備要領-宋同學

★宋同學備審資料參考(下載)

學士班提供了延後分流和雙專長選修兩個選擇給學生,在大二時可以”無條件”的選擇工學院四個系中任一為第一專長,而第二專長則可以在各系中任意選擇,但是也可以不選擇第二專長,工學院學士班給我們的選擇真的非常彈性。

     我的推甄資料中包含了幾個部分:(1)個人簡歷 (2)成長過程 (3)選擇工學院學士班的動機 (4)未來規劃。

     個人簡歷是重點中的重點,我覺得以表格的方式能夠較清晰的呈現,除了放上基本資料外,學年成績、社團表現、競賽成果..等也都可以放上去,可以將較重點的項目粗體或紅字。

     成長過程主要就是能讓審查教授能夠較深入的了解這個學生,因此在這邊就要補充個人簡歷所無法呈現的東西,比如說像個人的興趣(盡量和所選科系相關)、家庭背景,總而言之就是把你的武器全部展現出來。在這個部分要小心流水帳的文字,例如說在興趣方面:我從小就對科學很有興趣,因此….。像這樣就是流水帳,你必須舉例給教授們看,像列舉說看了那些科學雜誌或參加科展,這樣才有說服力。

     選擇動機是幫這份推甄資料加分的好時機,在這裡要極力的呈現這個系的優點與對此系的了解,因此你必須花些時間去了解這個系的研究概況與動態,這樣教授就會覺得你是有認真的考慮要進入這個系,而不是只當作備胎而已。

     未來規劃,對於這一塊區域,教授有越來越看重的趨勢,因為現在大學生的生活實在是太過糜爛,所以在這除了要規劃在大學四年如何用功學習之外,還要設定未來在職場的目標,重點除了要展現積極的態度外,還是在要詳細、踏實的舉例如何實踐的步驟。

     最後分享一下我做推甄資料的幾個小技巧,你如何使教授在數十份甚至百分的資料中對你印象深刻? 第一個印象就是資料的外觀和外型,一般來說大家都把備審資料做成直立式的,但是我的卻是長方型要橫躺著看的,這樣就有耳目一新的效果。

     接下來就是就是資料的美工,包含了字型、圖表、排版、圖片,字型不建議使用新細明體因為筆劃太細,看起來會有些吃力,但也別用太過花俏的字體,推薦使用word2007內建的微軟正黑體,使用簡單的圖表可以清楚的傳達資訊,例如成績可以用折線圖繪製。在排版上不必為了縮減頁數而擠壓文字和圖片,適中即可,但頁數也盡量別超過該系的規範(各系規定不一)。圖片的話就拍張學生和系館或學校的合照,這樣也可以加深教授的印象。

 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