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招生專區

 

跨領域學習是當前發展趨勢,為使學生成為新世代擁有科技整合能力,及具有競爭力的人才,工學院學士班學生可選擇化工、動機、材料、工工為第一專長,及本校10大學院的39個領域學程為第二專長

動機系彭明輝教授:「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」| 郭家瑋[ 20級 | 動機x資工 ]

 

動機系彭明輝教授:「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」| 郭家瑋

 

我是工學院學士班20級,郭家瑋。在學測成績落點、對數理化志向廣泛、且從小志願是做一個智慧機器人的多重考量下,我有機會能認識清大工學院學士班,這個特別的系所。

 

由於夢想是做一個智慧機器人,我了解這包含機械以及程式方面的考驗,於是我的雙專長選擇的是動機與資工。在動機方面,我學習到除了基本學科外,包括力學、電子電路、控制系統、機械設計、機械製圖等大方向知識。在資工方面,除了基本六學科如離散、線代、資節、計節、演算法、作業系統外,我學習了邏輯設計、硬體實驗、軟體實驗、自然語言等等。
 

(圖為硬體實驗成果)

 

爸媽對我的教育方式非常自由,我想學什麼就開心的學習,如同學士班的制度,不會被單一系的許多必修選修學分門檻綁住。不過,他們時常問我,像我這樣修兩個系的課程會不會學不精、學不深。老實說,這樣的說法也有部分真實。畢竟,沒辦法要求馬又要跑得快,又要求馬不吃草。以我來講,我在動機修得的學分數約是動機本系要求學分數的75%,資工則是72%。

 

直到有一次我有幸訪問動機系李昇憲教授關於這個問題,他的回答讓我非常認同:「倒也不會。以雙專長學生來說,一天的時間大家都相同,本來就無法事事專精,但是我們可teamwork,我們需要一個懂的不同專長並整合的人,組成一個團隊,就會很有價值,所以競爭力不會輸,因domain不相同。公司需要有整合能力的人才,公司也需要深入鑽研的人才,這兩種人要搭配,變成一個團隊,所以你們的特色是非常獨特的。簡單來說,蘋果不能跟西瓜比。」

 

大四找專題教授時,我見到有位資工系教授開的題目「調酒機器人之機器視覺及仿人機器手臂控制」,我一心期待的報名。與教授會談時,他知道我有一些機械及控制的背景,覺得會對這樣的研究有所幫助,於是就讓我加入了這個研究。這是我從來沒想到的,意料之外,將我的兩個專長串接起來,也讓我知道,在工學院裡面,要將一個想法實做出來,光靠單一知識是很難的。
 

(圖片來自openai)

 

賈伯斯說過「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」。以前我對這句話並沒有特別的感受,但現在我逐漸相信,讓自己除了在主要的學習領域加深外,也要積極的加廣自己知識的範圍,這是我工院教會我的事。

 

課業外,我參加系上排球隊。因為人數較少,所以每人能練習的時間較多。雖然球隊不是很常打比賽,但也因此每次練習時都是非常快樂紓壓的。排球少年中烏養教練說:「排球是!永遠向上看的運動!」。生活中總是會遇到許多不順利,不過那都是暫時的。只要我們持續盯緊目標,總有得分的機會。

(圖為工院盃)

 

另外,在工院令我印象深刻的活動是耶誕舞會。那時候,我才發現其實我的酒量還不錯。在其他同學開始胡言亂語時,我能擔任指揮交通的角色。不過,在我回到宿舍後,因為感覺酒意濃厚,所以喝了些綠茶,結果開始狂吐。於是我學到一個小知識:綠茶不能解酒。

(圖為2018耶誕舞會)

這邊要做個總結了。若要說大學真的讓我習得什麼最有用的東西,我會說是「自我學習的方法、看待挫折的方式」。

 

第一、    由於現在網路普遍,學習不一定要在課堂上、書本中,老師的教學方式也不一定適用每個人。所以我們要學著運用資源,憑著自己的能力去學習新知,並且,往往自己摸索的知識更為深刻明白。


第二、    關於看待挫折的方式,我們往往會跟他人或自己說:「不要氣餒」。事實上,動機系彭明輝教授有更為深刻的見解:「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」。他從來不會因為一點小失敗就毀了人的一生,也不會因為一點小成功就使人生飛黃騰達。我們往往把這些日常的起落(期中考考差)看的太重要了。這使我們每日因這些小挫折而影響心情、害怕失敗而畏縮不前,忘記了追求夢想的快樂。事實上,目標就在那,像是一個向量,只要方向對了,大小就不是那麼重要了。

 

(圖為台積館大草坪)

瀏覽數: